你好,欢迎访问广西社会科学院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本院要闻 >

本院要闻

我院哲学所曾家华等出席第七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深圳论坛”

日期: 2019-12-23 17:17:29    来源:

2019年12月14—15日,由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共深圳市委党校联合发起的第七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深圳论坛”在中共深圳市委党校举行。此次论坛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来自全国各地党校、社科院和高校的专家学者约60人参加会议。我院哲学所所长、研究员曾家华,助理研究员李侑峰出席会议。

会议开幕式由深圳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郑秀玉致辞,由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民委和宗教委员会主任,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会长王伟光作主旨报告。王伟光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最管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为主题,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特别是要坚持“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方法”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用这些方法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情况来处理当前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过程中面对的问题。

我院哲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曾家华在会上作了《从太平盛世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题发言。他总结了历史上太平盛世出现和丢失的具体共同的条件,从中可以得到四个方面的启迪:一是统治集团无法遏制自身日益滋长起来的贪图享乐、懈怠自满、惰性、腐败等风气;二是靠人治来维持太平盛世必定会导致“人存政兴、人亡政息”的结果;三是人心不稳,江山就不可能永固,太平盛世就不可能延续下去;四是法制是国家稳定有序走下去的关键保障。历史上中国的太平盛世之治蕴含着四个忧患:无法解决国家治理所依托的制度内部矛盾问题;无法解决国家治理制度的执行力不足问题;无法遏制内部腐败之风滋长蔓延的势头;无法遏制自大、自满、懈怠、惰性之风滋长蔓延势头。从毛泽东开始,新中国的领导人都吸取了过往的国家治理经验教训,以人民民主作为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法宝,并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制度体系,显示出了中国制度的比较优势,至少在五个方面彰显了中国之治的智慧:一是以民本理念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二是以长远的战略思维谋划国家长远的战略体系构建;三是以坚持和完善制度体系来确保长远战略的顺利实施;四是立足自我,稳中求进,不急于求成;五是整体推进,不在局部上争一时之输赢。曾家华指出,要保持国家行稳致远、持久繁荣发展,就必须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围绕论坛主题进行发言,就治理范畴及关系,治理现代化的哲学基础,制度正义与正义制度的关系,治理的机关概念,网络治理、文化治理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会议还安排与会代表到深圳龙华区民治街道北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进行现场教学,了解当地基层党建和社区管理的自治情况。该服务中心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018年在深圳考察调研时参观的地点之一。

本次会议论文集收录论文35篇,我院哲学所所长、研究员曾家华提交的论文《从太平盛世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助理研究员李侑峰提交的论文《对权力下放到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一些思考》均被收录其中。

1577092778133239.png我院参会人员曾家华、李侑峰合影


1577092793862184.png王伟光作主旨报告


1577092820177807.png曾家华作大会发言

(院哲学研究所李侑峰供稿/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