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表时间:2020-12-22 19:46:58
2020年12月3日,第五届中国—东盟民族文化论坛在桂林举行,本届论坛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广西民族大学和桂林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亚经济与政治研究院、广西民族大学民族研究中心、中共桂林市委宣传部、桂林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同承办。
本届论坛主题为“中国—东盟民族文化交流互鉴与创新发展”,论坛采取了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来自中国各地的专家学者100余人参加会议,泰国、柬埔寨、缅甸、马来西亚、菲律宾、澳大利亚、日本等国13名学者线上参会。论坛上,中外学者线上线下各抒己见,共同交流思想、分享理念,用学术研究成果丰富文明传承,用学术交流凝聚思想共识,共同促进民心相通和民族文化创新发展。
我院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李萍研究员撰写的论文《近十五年壮族天琴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反思(2005—2019)》经评审入选第五届中国—东盟民族文化论坛。李萍研究员应邀参会,并在小组研讨时进行了发言。她提出从1985年第一篇学术论文的刊发到2004年,壮族天琴文化研究基本处在停滞状态,2005年之后才又重新走进学界视野。人们重视天琴文化的本体描述与解读,以“天琴”为微观个案,总结反思现代背景下民族传统文化与社区时空的互动关系及规律。近年来,随着抢救保护非遗产呼声的日趋强烈,探究天琴文化与现代社会融合的路径、策略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天琴文化研究虽处在起步阶段,但发展态势良好,与此同时也还存在较大发展空间,应进一步完善学科布局、立足更高站位,突破“广西界限”,强化天琴文化的“带状”和“流动”研究,关注其对广西建设、对国家发展乃至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贡献,让跨界交流、跨境抒写、跨国对话成为研究常态,以取得更具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
(院文化研究所李萍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