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2-05-19 11:43:57 来源:《当代广西》2022年第10期
2017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指出:“港口建设是很重要的,要打造好向海经济、开放的经济。”时隔4年后,2021年4月27日总书记再次视察广西,希望广西“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大力发展向海经济,促进中国—东盟开放合作,办好自由贸易试验区,把独特区位优势更好转化为开放发展优势”。
立足我区区位、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向海经济,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突出抓好开放合作,以更加开放的眼光和胸怀全方位开放,东西协作、南北互济,向海而兴、向海图强。”当前,我区“三大定位”建设持续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牵引作用更加凸显,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基本建成,向海经济长足发展,但距离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还有差距,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大力发展向海经济,助力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
聚焦重点,产业先行。一是坚持将北部湾经济区作为优先方向,深入实施强首府战略。在房地产经济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作用下,充分发挥好“南宁渠道”作用,加快总部经济向南宁集聚,加快建成面向东盟的国际金融开放门户,建设好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南宁五象新区、南宁临空经济带等承载南宁产业发展的重要园区和新区,集聚更高人气、更多人才、更大投资。二是深入推进北钦防一体化,加速沿海优先发展,打造向海经济走廊。落实好港、产、城一体化发展总体布局,推动北部湾城市群建设走向深入。推动广西自贸试验区三个片区产业联动发展,加快设立联动发展区,完善广西石化、精细化工、钢铁、有色金属、林浆纸、蔗糖、汽车、发动机、电子和数字经济等优势产业布局,加快产业升级。着力培育中马钦州产业园产业集聚发展,培育面向东盟的跨境产业链。实施“数字海洋”创新工程,增强创新发展动力。三是发挥好北钦防各自的比较优势,明晰向海经济发展战略重点。北海聚焦发展康养旅游业、国际物流业、电子信息产业、水产品加工业等龙头行业,加快形成优势向海产业集群,建设北海向海经济发展示范城市;钦州围绕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枢纽,努力建设好广西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好国际港口物流业、石化产业、船舶修造和海工装备制造业、现代医药产业等;防城港瞄准建设现代化临港工业城市,发挥好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的“双试验区”优势,加快发展海洋生物制药、国际医疗养生、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商品落地加工等产业。
向海而兴,陆海联动。一是加快推进平陆运河建设,实现江海联动,降低综合物流成本。沿平陆运河两岸合理布局运河产业经济带和物流园区,强化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与珠江—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的联动发展。坚持绿色发展,有选择地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争取国家为江海联动和向海发展提供持续资金支持。二是联合西部地区和中南各省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继续抓住国家保护长江经济带生态、减少航运对环境影响的机会,引导物流向西部陆海新通道集聚,形成规模经济效应。三是坚持陆海统筹、双向共济、合作共赢。围绕北部湾港口经济腹地布局若干产业集群,增强腹地物流需求,为向海经济提供实质性支撑。加快建设一批向海经济产业急需的海关指定监管场所,扎实推进与开放型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与东盟各国、西部地区和中南地区共享发展机遇,强化国际产能合作,打造跨境产业链,共同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合作共赢,向海图强。广西发展的潜力在开放,后劲也在开放。广西要奋起直追,必须在谋开放、谋合作中求共赢。一是打通开放发展的“任督二脉”,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努力把面向东盟的开放合作同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联动起来,打通广西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和持续推动中国—东盟开放合作走深走实的“任督二脉”。打好稳外贸、稳外资、扩开放攻坚战,建设好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充分运用好广西已获批准的国家级开发开放平台,强化联动发展,发挥平台带动效应。二是优化“飞地合作”模式,集天下资源而用之,重点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中西部地区以及东盟国家的开放合作,实现合作共赢。三是加强国际合作平台建设。建设好中国—东盟经贸中心、中国—东盟信息港,抢抓RCEP实施机遇升级中国—东盟博览会,抢先一步争取获得中央支持在南宁举办RCEP博览会,进一步增强“南宁渠道”作用。同时要继续办好每届泛北论坛和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会议,深入开展向海经济智库国际交流合作。四是充分发挥广西沿海、沿边、沿江的优势,多方位、宽领域谋求合作共赢。与中西部地区共享出海口,夯实向海经济发展基础,释放“海”的潜力;联合广东省建设好珠江—西江经济带,激发“江”的活力;大力发展跨境经济合作区和跨境旅游合作区,促进边境贸易转型升级,做足“边”的文章。同时要实现“边”“海”联动,拓宽向海经济覆盖面,进一步推进边境口岸扩大开放,大力发展边民互市贸易商品落地加工产业。
(作者系广西社会科学院东南亚所副所长、高级经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