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2-10-28 09:15:32 来源:当代广西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我国发展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此阶段,科技、人才交融形成的创新动能正在成为新发展阶段的核心支撑和根本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按照“前端聚焦、中间协同、后端转化”思路,聚焦产业发展、集合创新资源、聚力体制攻坚,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带动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十三五”期间,广西科技进步贡献率由48%提高到55%,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从2018年的44.84%提升至2021年的53.51%。2021年首次进入全国区域创新第二梯队,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
未来5—10年,将是开拓新领域、抢占新赛道的关键窗口期,是加快形成新动能、塑造新优势的关键机遇期。必须始终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的发展理念,坚持创新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不动摇,不断深化改革激发新发展活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更高效率地使用好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更广范围激活好各类社会资本投入创新发展。
壮大创新动能,基础在于人才强桂。要把人才放在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始终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营造更具吸引力、更富关怀力、更具竞争力的人才环境。创新实施广西人才日,探索组建广西人才局。鼓励本地高校毕业生留桂创业、吸引外地高校毕业生来桂发展。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和协同培养水平,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加入技术工人队伍,培育一支德才兼具、热爱事业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吸引更多高层次的“邕漂”“桂漂”,集聚到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事业中来。
壮大创新动能,保障在于科教兴桂。要加快教育体制改革,做强高等教育,提升职业教育,更好地适配高质量发展要求。全面提高城乡居民受教育程度,提升全社会人力资本和专业技能,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增强致富增富能力,形成人人参与创新的发展环境。结合产业发展规划和趋势,积极布局专业学科和培育基地建设,着力提升理工科建设水平。依托中国—东盟自贸区、RCEP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加强与沿线具有显著科教优势的国家和地区开展持续性、深层次、开放式合作,引进一大批科技成果在桂转化,加快形成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产业实力。
壮大创新动能,关键在于兴企强企。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也是创新成果的使用者、受益者。企业主体数量的多少、规模的强弱、实力的高低,维系着一个地区新领域的开拓和新动能的壮大。要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聚焦重点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和引进一大批创新创业团队,做强一批“瞪羚企业”,孕育“独角兽企业”。鼓励各类企业和创新创业团队,持续深耕专精领域,打造更多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加快形成新动能新优势,在新发展格局中着力打造具有行业引领力、区域竞争力、国际影响力的创新高地。
(作者系广西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所所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