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广西社会科学院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本院要闻 >

本院要闻

【观点】卞克文:从三个维度深刻认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

日期: 2022-02-14 16:51:00    来源: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回顾了党的百年光辉历程。《决议》既是对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权威性总结,又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决议》内涵丰富、主题鲜明、逻辑清晰、意蕴深远,本身就是一篇光辉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纲领性文献。《决议》体现了三大特征,即在理论维度上体现了科学性和

真理性的统一,在实践维度上体现了人民性和实践性的统一,在历史维度上体现了开放性和时代性的统一。

一、理论维度:《决议》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真理性的统一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充分检验。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同我们党在 1945年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1981年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一个里程碑式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献,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真理性的统一。《决议》对党的百年光辉历程作了科学精准的总结,对各个历史阶段全党所面临的任务、实施的战略都有明确的表述。《决议》总结了一百年来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取得的重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十三个方面的重大历史性成就。《决议》还以“十个坚持”总结了百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两个确立”的重大政治论断《决议》全篇主题鲜明、内涵丰富、脉络清晰、框架合理、逻辑严谨、表述精准,是全党智慧的结晶,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决议》还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真理性。《决议》明确指出:“只要我们勇于结合新的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善于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就一定能够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产生了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的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伟大实践取得伟大成就,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又检验了创新理论的真理性。可见,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从实践上证明了马克思主义行,同时也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理论成果也是科学性和真理性的统一。

二、实践维度:《决议》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民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伟大实践的主体,实践的目的是为了人民。“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也是中国共产党最本质的特征。一百年来,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同时,党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并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指导伟大实践。

“实践充分说明,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不可能实现的。”《决议》明确指出,“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增进民生福祉是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是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一百年来,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

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

新民主主义时期,党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中国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纪元。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建立起较完备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改变了一穷二白的面貌,人民生活大为改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使人民逐渐摆脱贫困,中国人民富起来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推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正在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稳步前进。

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就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断开创伟大事业、取得伟大成就的实践历程,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民性和实践性特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新征程上,我们要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

三、历史维度:《决议》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开放性和时代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因此,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发展而与时俱进的开放性 理论体系。这种开放性保证了党可以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以博大胸怀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进而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向前发展。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全球视野、开放胸怀的政党。近代革命的屡次失败,迫使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俄国十月革命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人民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并将其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从而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新中国成立之初,党以苏联为师,快速恢复了国民经济,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道路探索。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和国家工作中心实现战略转移,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十八大以来,“开放”成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不会固步自封,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不仅如此,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党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之解”, 为解决人类重大问题,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是为了更好地迎接新时代的挑战,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需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建设好我们的党。新征程上,回答时代之问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一方面,建党百年来,我们取得了辉煌成就,中华民族以不可阻挡之势雄起于世界东方,这是我们党和人民的骄傲。另一方面,我们还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既要正视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又要敢于迎难而上,奋勇向前, 敢于进行伟大斗争,敢于争取更大的胜利。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决议》总结百年来党领导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概括了取得辉煌胜利的宝贵经验,这是我们在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底气。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我们一定要响应党中央号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作者单位】 卞克文,广西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所长、 副教授

【来源】《当代广西》2021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