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广西社会科学院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本院要闻 >

本院要闻

【观点】陈立生:让人民生活幸福:“国之大者”的根本价值指向

日期: 2022-05-05 17:05:00    来源:

让人民生活幸福41.png

陈立生发言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国之大者”,发表了系列重要论述。特别是2021年4月在桂林全州考察时指出,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全面把握“国之大者”的丰富内涵,深刻理解蕴含其中的根本价值指向,对于推进新时代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重大意义。

一、从总体上把握“国之大者”的丰富内涵

何谓“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读懂“国之大者”的深刻内涵,必须深入学习领会关于“国之大者”重要论述的深刻意蕴,特别要弄清楚“大”之所在。

“国之大者”是长远之所谋,“大”在事关千秋万代。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首次提出“国之大者”,此后,他在不同场合都多次提及这一概念。总书记把保护生态环境、注重粮食安全、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等都视为“国之大者”,这些都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长远之策,是事关人民根本利益、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伟大复兴中国梦顺利实现的长谋远略。

“国之大者”是全局之所关,“大”在着眼国内国际。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和在清华大学考察时,都强调要立足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因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是我们践行“国之大者”的时代背景。

“国之大者”是为政之所要,“大”在决定站位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对“国之大者”了然于胸。牢记“国之大者”,必须强化政治意识,增强政治能力,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讲政治从外部要求转化为内在主动,坚定不移向党中央看齐。

“国之大者”是民心之所向,“大”在攸关民生福祉。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在广西视察时指出:“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我们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人民在中国共产党人心中的位置最高、分量最重、感情最深。党员干部心中装着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就是装着“国之大者”;矢志不渝为人民谋幸福,不断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国之大者”的行动彰显。

“国之大者”是重责之所系,“大”在强化担当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多打大算盘、算大账,少打小算盘、算小账,善于把地区和部门的工作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棋局”。为党分忧、为党尽职的政治担当,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历史担当,守土有责、负责、尽责的责任担当,就是我们必须肩负的“国之大者”。

二、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的根本价值指向

“国之大者”事关国家根本、事关方向方位、事关关键要害、事关行稳致远,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在不同领域的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既有全局性的战略部署,也有具体工作的指导要求,涵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方面面,但最根本的指向是“人民”,都是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而奋斗。人民性是“国之大者”的根本属性,“让人民生活幸福”就是“国之大者”的出发点与最终落脚点,也是其根本价值指向。

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的价值蕴涵。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这一真挚话语把“国之根本”“国之基础”与人民期盼、美好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凝结着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群众的深沉大爱,体现了人民领袖念兹在兹的人民情怀,充分彰显着我们党历久弥新、永不褪色的初心使命,深刻揭示了我们党历经考验磨难无往而不胜的“政治密码”,昭示着中国共产党人永远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的坚定决心。

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的价值评判。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意味着我们必须始终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始终要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考虑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意味着我们必须把人民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尺,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制定一切政策、开展一切工作的基本依据,使改革发展各项工作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的价值实现。把“国之大者”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既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永远保持同人民的血肉联系、鱼水深情,做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又要坚持问题导向,加快补齐民生领域短板,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和民生大事要事难事;更要聚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加注重把人力物力财力向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倾斜,向困难群众倾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三、心怀“国之大者”,为人民创造更加美好幸福生活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人民至上,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下大力气保障和改善民生,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实际行动践行“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的重要思想。为人民谋幸福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每一个地区、每一个阶段群众获得感、幸福感都有不同的特点要求。面向未来,要始终心怀“国之大者”,结合广西实际,突出时代特色,强化推进落实,努力为壮乡人民创造更美好幸福的生活。

必须更加重视推动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实现人民生活幸福的基础条件和关键着力点。新发展阶段,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着力提高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缩小地区、城乡和收入差距,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和民生保障短板,让全区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必须更加重视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的生活品质是老百姓幸福感的重要源泉。从解决温饱到全面小康,人民对幸福生活有了新愿景,对生活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期盼能有更满意的收入、更稳定的工作、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丰富的精神生活。必须扎实做好收入、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提高教育质量水平,加快建设健康广西,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大力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提升生活质感与幸福成色,让壮乡人民好日子千人唱万人和,天天放在歌里过。

必须更加重视生态惠民。绿色映底蕴,山水见初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坚持生态惠民,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既是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的必然要求,也是让人民生活幸福的题中应有之义。必须持续擦亮广西“山清水秀生态美”金字招牌,坚决承担起保护好广西山山水水的历史责任,加快建设美丽广西和生态文明强区,筑牢我国南方重要生态屏障,让八桂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林更茂、田更沃、湖更美、海更碧,将生态优势更多转化为发展优势,让良好生态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必须更加重视维护团结稳定的社会环境。团结稳定的社会环境是人民幸福生活的根本和保障。广西是边境地区、民族地区,团结稳定事关国家安全、百姓福祉。要坚决守好祖国“南大门”,模范执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努力守护边疆和国防安全,全面推进依法治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广西,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作者系广西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