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广西社会科学院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学术动态 > 科研成果 > 学人观点 >

学人观点

【观点】谢柱军:守正创新推动政策沟通及设施联通

日期: 2023-03-28 08:39:49    来源:广西日报 2023-03-14

东盟时评

谢柱军

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十年以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方面取得累累硕果。截至2023年1月6日,我国已经与151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五通”之中,政策沟通和设施联通是基础前提,是桥梁与纽带。东盟是我国的好邻居好伙伴,已连续22年成为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是广西对外开放合作的首要方向。广西要实现以高水平对外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取得更大突破,必须守正创新推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充分发挥面向东盟开放合作前沿和窗口的独特区位优势作用,抓牢抓实难得的发展机遇,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

推动政策沟通,要从政治、外交、能源、产业、贸易、环保、交通、科技、人文、安全等方面加强国际合作,发挥各国优势,协调实施有利于“一带一路”建设的政策措施。广西不仅要积极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建设,高质量实施RCEP等经贸协定,还要助力我国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全力配合国家与CPTPP各成员国进行接触磋商,争取国家支持利用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CPTPP先行先试区。以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举办20周年为契机,策划系列双边、多边活动,增强南宁渠道的政策沟通平台作用。在投资贸易便利化政策方面,加强与东盟以及其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沟通,为区域内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推动设施联通,需重点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本设施互联互通,形成强大的基础设施网络。中老铁路采用1435毫米国际标准轨距,标志着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硬联通”迈出了重要一步。由南宁经越南河内至新加坡铁路乃至整个泛亚铁路的轨距也要争取改用标准轨距,以提高运输效率和安全性能,有效拓展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铁路运输线路。在人民币国际化等方面也需要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实现国内市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的无缝衔接。加快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面向东盟科技创新合作区、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等基础性平台,创新发展跨境经济合作区、自由贸易试验区、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和各类产业园区,深度参与绿色低碳、数字经济等国际合作,服务“双碳”目标的实现,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围绕优化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进一步扩大基础性投入,使国内生产设施与国际生产设施接轨,为建立新型国际分工体系创造更好基础条件。

无论是政策沟通还是设施联通,都必须得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广泛支持才能实现。广西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须恪守正道,踏实做事,持续推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勇毅前行,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者系广西社会科学院信息中心副主任、研究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