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广西社会科学院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本院概况 > 组织架构 > 科研所(中心) > 法学研究所(东盟法律研究中心) >

法学研究所(东盟法律研究中心)

法学研究所简介

日期: 2024-10-24 12:28:00    来源:

一、机构职能

广西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成立于2016年,并于2022年经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加挂东盟法律研究中心牌子。法学研究所(东盟法律研究中心)是主要从事法学基础理论研究工作的重要机构,是服务广西法治发展的重要智库,是法治理论与应用研究和宣传的重要阵地。

二、研究团队

截至2024年3月,法学研究所(东盟法律研究中心)共有在编研究人员4人,其中研究员1人,副研究员1人;博士(含在读)2人,助理研究员2人,自治区人大常务委员会立法专家顾问2名。

所长(主任):廖 欣;副所长(副主任):周 青

三、研究成果

近年来,法学研究所(东盟法律研究中心)依托广西社会科学院特色新型智库平台建设,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立足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践,聚焦法治中国与涉外法治发展重点热点问题,以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广西,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为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提供高质量法治保障为主攻方向,以提升法治建设和涉外法治咨询服务水平为重点,以打造广西法学研究学术品牌,为各级党委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提供决策和咨询服务为目标,取得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

研究项目方面,承担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广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法学会等省部级以上研究项目20余项,承担完成地厅级课题和委托课题数十项。学术成果获地厅级以上奖项共计80余项,主持或主要参与完成的科研成果获省部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省部级5项,三等奖9项,其中,主持或独著的《我国矿产资源保护立法创新研究》《新发展理念视域下我国矿产资源法修订研究》被评为广西第十六次和广西第十七次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主要参与完成的《RCEP背景下构建湘桂向海经济走廊研究》《广西农村土地确权问题研究》被评为广西第十五次和广西第十七次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出版图书与论文发表方面,相继出版《我国矿产资源保护立法创新研究》(法律出版社出版);《新发展理念视域下我国矿产资源法修订研究》(商务印书馆出版);《RCEP背景下构建湘桂向海经济走廊研究》(人民出版社出版);《我国与东盟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合作与制度创新研究》(法律出版社出版)《矿业共赢——东盟国家矿产资源开发与广西经济发展互动》(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等学术专著。相继在《学术论坛》《区域经济评论》《社会科学家》《广西社会科学》《改革与战略》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智库咨政服务方面,连续4年承担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关于邀请各民主党派年度重点课题调研;承担完成的《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成效与经验研究》《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法治保障研究》等省部级重点课题主要观点均获相关部门吸纳。上报《关于坚持“六个结合”健全边远艰苦地区基层反邪教治理长效机制的建议》(2023年)决策咨询信息获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领导人批示。撰写报送立法、修法建议获全国人大、自治区人大采用20余次,撰写报送提案议案素材、专题专报信息获全国政协、自治区政协采用20余次,撰写的咨政报告或专题专报信息获省部级以上领导肯定性批示20余人/次,获省部级以上部门采用20余项。

四、联系方式

地址:广西南宁市新竹路5号

邮编:530022

办公室电话:0771-5869199(院办) 0771-5865753(院办传真)

 

 



上一篇:第一页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