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广西社会科学院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本院概况 > 组织架构 > 科研所(中心) > 哲学研究所 >

哲学研究所

广西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简介

日期: 2024-10-24 12:12:00    来源:

一、机构职能

广西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前身是广西社会科学研究所哲学室,成立于1977年。1979年,广西社会科学研究所更名为广西社会科学院以后,哲学室随之更名为哲学研究所。历任所长为王子杰、范阳、马兴煜、张成兴、曾德盛、曾家华。现为副所长卞克文主持工作。

哲学研究所坚持围绕当代中国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广西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展研究,并肩负理论宣传宣讲任务。根据院党组的要求,确定近年来主要研究方向有: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广西实践;越南共产党革新开放理论及中越党际关系;中国哲学与东南亚国家哲学对比研究等。负责管理的机构主要有:院属机构为“广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广西社科院研究基地、广西社会科学院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内设机构为广西社科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研究中心;挂靠机构为广西哲学学会、广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会、广西区政协理论研究工作站。

 

二、研究团队

截至2023年底,哲学研究所共有在编研究人员6人,其中研究员1人,副研究员3人,助理研究员2人;1人获省部级人才(专家)称号。

 

三、研究成果

多年来,适应形势的发展和任务的变化,哲学研究所牢牢把握发展大局和政治方向,承担了大量的关于中央和地方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马克思主义重大理论问题的宣传解读任务,并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研究和回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努力为广西发展建言献策。在理论武装方面坚持不懈,编写了一系列的理论普及读物,在重要党报党刊上发表了大批理论文章,为各行各业的干部群众作了大量的宣讲报告、讲座。先后承担完成各类著作、文集、研究报告、论文等近300项(篇),其中,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广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等省部级以上研究项目70余项。学术成果获省部级奖项共计60余项。主要代表作品有:《邓小平治国思想研究》《跨世纪的特色理论――邓小平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邓小平经济哲学思想研究》《改革开放若干重大理论问题回顾》、《科学发展观概说》《利益论》《八桂共圆同心梦》《落实(教育规划)背景下的师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研究》《广西中越边境地区兴边富民政策效应及“后脱贫时代”转型路径研究》《广西民族团结进步发展报告基于“七普”数据的分析》

《准确把握人民政协推动党的主张转化为社会各界共识的三个要义》《新中国成立初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探索及当代启示》等。

 

联系方式

地址:广西南宁市新竹路5号 邮编:530022

办公室电话:电话:0771-5860571 0771-5865753(传真)

 



上一篇:第一页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