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2-03-19 10:05:40 来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坚持正确党史观、树立大历史观,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对待党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失误和曲折,从成功中吸取经验,从失误中吸取教训,不断开辟走向胜利的道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以历史决议的形式全面总结党百年奋斗的伟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全景展示了百年党史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对于引导全党用具体历史的、客观全面的、联系发展的观点看待党的历史,具有深刻的历史教育意义和理论指导意义。
一、百年党史的主题实践:从“四个历史时期”“四个伟大成就”,到新时代“十三个领域”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
牢记初心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主题。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开篇序言的第一句话就指出:“中国共产党自一九二一年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旗帜鲜明地点出了百年党史的主题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从“七一”讲话到六中全会决议,聚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谋发展的主要任务,分别对党百年奋斗的“四个历史时期”作了最权威的划分。《决议》的前四个部分,对应的就是百年党史的“四个历史时期”,并在每一部分第一段高度凝练了该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其中,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可见,无论在哪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都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视为不变的主题。围绕这一主题,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一棒接着一棒持续奋斗,体现了为了实现伟大复兴宏伟目标接续奋斗、积蓄量能的历史过程。
目标设定不难,难的是历时百年,仍以持之以恒的姿态攻坚克难,逐一把任务清单变成美好现实。《决议》指出,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这“四个伟大成就”,每一个都将“中华巨轮”向“复兴彼岸”推进一程,使中华民族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伟大复兴目标,进入不可逆转、不可阻挡的历史进程。这“四个伟大成就”,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核心力量。
《决议》从13个方面分领域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采取的重大方略、重大工作、重大举措进行了系统阐述,重点总结其中的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分别从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及国防、国安、统一、外交等方面作出分领域的全景式总结和呈现,凸显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主题的最新实践成果。
二、百年党史的主线延伸:“三次飞跃”“十个明确”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人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理论创新推动实践创新的历史轨迹
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独立自主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和发展道路是百年党史的主线。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在百年风雨兼程中仍然保持蓬勃朝气,是因为党能够顺势应时,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等各个时期的伟大实践中,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推动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创造。这条主线,纵贯百年党史,连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书写中国奇迹、中国方案的“最美线条”。
“三次飞跃”为党和国家事业健康发展提供科学指导。党的百年奋进史,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党通过实践证明,要走好中国的路,必须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从历史进程看,《决议》总结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次飞跃”,都有力推动了中国革命进程、推动了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首先,毛泽东思想的创立,找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创建了新中国,拉开了社会主义建设大幕,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彰显了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第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决议》在党的十九大报告的基础上,用“十个明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作了进一步概括,全面系统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脱贫攻坚、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方面的新鲜经验。这些重大战略思想和创新理念,反映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深化和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决议》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三、百年党史的主流本质:“五个意义”汇聚百年奋斗的历史主流,“十个坚持”体现百年奋斗的本质特征
走在时代前列、引领历史发展大势是百年党史的主流。《决议》指出,一百年来,党始终践行初心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绘就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壮丽画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决议》把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和贡献归纳为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等五个方面。中国共产党的成就和贡献具有重大历史意义。放眼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历史,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的国家才能彻底改变积贫积弱的面貌、向着现代化目标迈进,我们的民族才能彻底从沉沦中奋起、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也没有辜负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的成就和贡献具有重要世界性意义。我们党领导人民不仅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而且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些前无古人的创举,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为人类社会更好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五个意义”贯穿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汇成了百年党史的主流。
《决议》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包括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等“十个坚持”。这十条历史经验,既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这个“理”,又让我们从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同时还回答了“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这“十个坚持”最能体现百年党史的本质特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十个坚持”是系统完整、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揭示了党和人民事业不断成功的根本保证,揭示了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源泉,揭示了党始终掌握历史主动的根本原因,揭示了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根本途径。比如,坚持人民至上,要求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百年党史就是一部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奋斗史,与人民群众患难与共、风雨同舟中不断发展壮大是百年党史最根本的本质特征。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我们要从百年党史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中坚定历史自信,坚持党的政治建设,坚定担当责任,坚持自我革命,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作者:陈立生
(作者单位: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理事,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委员,广西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
来源:《中国经济社会论坛》2021年第11期总14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