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2-05-23 09:08:08 来源:
发言人:蒲林玲 办公室助理研究员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好。根据要求,今天要汇报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在工作中的收获和体会,二是目前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三是今后个人发展的愿景,四是对院内各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一)在工作中的收获和体会
第一个收获是在办公室综合能力的提高。
第二个收获是借助社科院的平台,人生中第一次想明白了想要做的事,对自己的未来有了逐渐清晰的规划。我的前半生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在我人生的一些重要节点上,我很容易受到周围人的影响,从来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高考填志愿,新闻专业是热门专业,我就学了这个专业。大学毕业,很多同学考研,我也跟着考了。研究生毕业,周围的人都在考公务员,我又跟着考了。毕业后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乡政府,先是在办公室工作,之后负责民政工作,包括低保、五保、对接村干部等,大部分工作都要和村民打交道。由于异地乡镇缺乏归属感,2014年的时候我开始参加各种考试,离开了乡政府。
2015年到院里工作的时候,我没有太多的想法,觉得每天把办公室的工作任务完成好,工作稳定就行了,就这样很快度过了四年。直到2019年机缘巧合开始接触科研工作,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借助院里的平台,在领导和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做了一些基础研究。从2019年至今,平均每年牵头独立完成1项课题,获社科规划课题立项1项,另外,还参加了一些大大小小的课题撰写工作。办公室的事情多,做完这些课题已经很不容易。虽然这一点点成果在各位专家面前非常的微不足道,但对于我来说却是巨大的财富。它的宝贵之处在于经过3年科研入门和思考,我的人生中第一次想明白了自己真正要想要做的事情,找到了工作的方向。人生很短,也实现不了几个梦想,35岁,才想明白要做什么,虽然有点晚,但有了梦想之后,工作对于我而言,不再是一份纯粹为了谋生的工作,而是赋予了更丰满更立体的意义。
第三个收获是感恩领导、老师的帮助。在座的很多领导、老师都给予了我不计回报的帮助,工作上那些开心的不开心的事情,很快都会忘记,但是雪中送炭的帮助,在多年之后回忆起来依然很温暖。借此机会特别感谢领导、老师们的帮助。
(2)目前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目前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难以兼顾行政和科研。问题一:体力年龄。35岁和25岁的体力差距很大,随着年龄的增长感觉很难兼顾行政和科研。问题二:聘在专业技术岗位的行政管理人员评职称难度太大。行政管理人员兼做科研,评职称与研究所的专业技术人员竞争,有较大压力。
(3)今后个人发展的愿景
因为我聘在专业技术岗,目前就是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做一些科研。今后如果有机会的话,个人发展的愿景就是希望做一名优秀的社科专家学者。我对未来研究方向定位是主要做乡村振兴方面的研究,一方面关注国家重要的政策,还有前沿的研究,乡村振兴是长期任务也是系统工程,需要广大专家学者群策群力,我也很渴望能参与其中。另一方面,我想要做一些接地气的研究,能够转化为实践的东西。我希望我的研究是来自于农村,最后它一定会回馈到农村。
(4)对院内各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建议更多的关注聘在专业技术岗位的行政管理人员的成长规划和职业发展,积极探索选人、用人新机制。目前,新入职的科研人员在行政部门锻炼至少1年,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科研人员尽快的熟悉工作环境和办事流程,有助于今后科研工作的开展。建议如果条件允许,考虑让聘在专业技术岗位的行政管理人员(满足条件:在行政科辅部门工作满一定年限如5年,有一定科研成果,经双向选择)到所里轮岗1-2年。
行政管理人员到研究所轮岗的好处有三个。首先,从科研人才培养的角度看。事实证明,院里这些年也有很多从行政岗位转到科研岗位的专家很多都有非常出色的成绩。通过轮岗,能尽早发现培养管理岗中的优秀科研人才。其次,从提高行政效能的角度看。假设我到某个研究所轮岗1年,1年之后发现自己不适合科研工作,或者能力还达不到科研要求,那么我再回到行政岗位工作,从今往后全身心的做好行政工作,有助于提升院里行政工作效能,这样就避免一部分聘在专业技术岗位的行政管理人员两头抓,哪头都抓不好。最后,从青年干部身心健康的角度看。在行政部门锻炼过,80%以上都应该有熬夜写课题的经历,长期以往会造成亚健康。通过轮岗机制,缩小聘在专业技术岗位的行政管理人员试错的时间,有益于维护青年干部的身心健康。
以上就是我在办公室工作的7年的一些感想。我很庆幸,在社科院这个平台,在我35岁的时候,找到了真正想要做的事情,未来的规划更清晰更明朗,虽然我的前半生走了很多弯路,但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人生,一站有一站的风景,虽然我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但在今后的工作生活里,我会脚踏实地,一笔一划的将自己的人生画圆满,同时,也祝愿在座的各位领导和同事,在你们的时区里,顺利地实现你们的人生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