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广西社会科学院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本院要闻 >

本院要闻

【院青年会议代表发言】青年代表发言

日期: 2022-05-23 09:12:39    来源:

发言人:陈永祥 当代广西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上午好!很荣幸作为代表在此发言。入院将近6年,还是第一次有机会在这个地方向各位领导汇报、与大家交流。

我是2016年9月进院的,最先是在后勤管理处锻炼,主要负责物业管理和其他的一些日常业务工作,后来又同时兼顾当代所的工资、社保和编制等业务工作,一直到现在。到了17年12月,因为人事处负责工资、社保和编制业务的同志休假,院里也没有其他人熟悉这些工作,所以又把我抽调到人事处,暂时负责办理全院的工资、社保和编制等业务工作,一直到18年7月份我才得以回到所里。可是没几个月,又被抽调到旧改办,直到今年,一干就是三年。所以我到院五年多的时间,先后经历了4个部门,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行政部门和从事旧改工作。

这五年对我来说,是一段难忘的经历。在这五年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锻炼了自己。在后勤处,我承担的是很具体、很琐碎的工作,刚到后勤处的时候,我甚至连物业是什么都不知道,但我努力学习,认真做好本职工作,锻炼自己的服务意识。在人事处,工资和社保业务是专业性、经验性相对比较强的工作,那时候正是工资、社保改革的时期,业务量比较大,也有不少疑难杂症,对我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我尽自己的能力去学习、认真把工作做好,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这期间,我从人事处的同事那里学到了很多业务知识,他们团结、干练、高效、严谨的工作作风给我以积极的影响。在旧改办的三年,是最艰苦、最难忘的时光。刚到旧改办的时候,正是攻坚克难的时刻,党组运筹帷幄,全院上下共同出力,全力以赴,我们奋战在第一线感到特别有力量、有激情、有干劲。虽然这一路走来有过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我们依然挺了过来,顺利完成了拆迁任务,把项目推进到施工阶段。对我个人来说,旧改工作是一个更加陌生的领域,很多东西都没有人教,所以基本是靠自己从零开始、从头去学,不断去摸索,包括政策、法律法规、招投标、工程建设等各方面的知识,逐渐从陌生、外行到相对熟悉。这三年来,旧改办也经过几次调整,我一直是承担具体工作最多的人,我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上。在这期间,我流过汗、有过伤、受过委屈,有不少个晚上,我都睡不着,自然而然的想到工作上的事情,不知不觉,“镜中已见多情之华发”。对于这样一个大工程、大项目,我个人所尽的只是绵薄之力,所做的贡献微不足道,但能够参与我们院的“一号工程”,我仍然感到与有荣焉。现在我虽然离开了旧改办,但是我相信,在院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在全院干部职工的大力支持下,在旧改办同志的共同努力下,“社科家园”一定能够建成。

我也感谢党组批准了我的申请,使我得以回归书桌、从事我所热爱的学术研究。在学术上,我一直都有自己的方向和目标,只是在过去这几年,我很少有时间认真系统的看书、写论文和申报课题,所以一直没有拿得出手的成果。现在回到所里,对我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从头起,收拾旧河山,不免有些压力。“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近期我自己重新梳理了一下,更加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假以时日,我想还是能有所成的。司马迁所说的“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藏之名山,传之后世,这样的宏愿,我虽不能及,但也心向往之。

最后,借此机会,我想结合院里的工作和自己关心的问题提两点不成熟的建议:

第一,希望院里对年轻同志多一些关怀。近几年来,我们院陆续进来了一批年轻同事,渐渐的崭露头角,但同时在工作和生活中也面临着各种压力。社科院就是我们的家,对我们来说,虽然都已经成年,但仍然需要家的关怀和组织的呵护。记得18年的时候,当时我在人事处,有一次列席党组会,党组审议岗位聘用问题,当时一位年轻同志因为生产,家庭需要照顾,以至于岗位竞聘时没有得到大家的支持。当时陈院长在会上对大家说:朱荣老院长跟他说现在生育,那是为国家做贡献,我们应该支持。老院长都能有这样的境界,我们对年轻同志应该多进行教育引导,多一些体谅、宽容。这一席话令我印象很深。我到院的这几年,经历了几个部门,很庆幸得到了院领导、所在部门领导和同事们的关怀,我一直心怀感激。今天提这个建议,是因为在平时交流的时候听到一些同事的心声,加上我自己也亲身经历过一些事情,所以希望能够建立起一种人性化的关怀机制,对我们年轻人也包括所有的职工多一些理解、宽容和关怀。

第二,希望院里对基础学科的发展有更进一步的支持。从事基础理论研究着实不易,尤其是像我们所从事历史研究的,虽然不能像应用研究那样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立竿见影的功效,但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说“吾侪所学关天意”,我们所探究的是天地间的真理, 同样关乎国家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我们希望院里在推进新型智库建设的过程中,能够积极探索更加适合基础学科发展的体制机制,在人才培养、课题立项、经费支持、考核、成果评价等方面与应用研究有一些“和而不同”、共同而有区别的制度设计,也希望从事应用研究的专家同事们多给我们一些宽容、指导和提携。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