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2-05-23 09:19:59 来源:
发言人:曹玉娟 宏观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不负韶华,让青春因磨砺而出彩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小伙伴: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今天有这个机会,与各位青年才俊交流。恍惚间,好像穿越到了青年时代,让我觉得自己青春正当时。这次青年大会,传递了一个非常的信号:社科院对青年前所未有的重视与关爱。从院青年科研项目设置到创新团队建设、从青年大会的悉心筹备到即将推出的导师制,等等。这些都是院党组对青年成长的厚爱,青年建功时代集成合力、砌台搭梯。大家生逢盛世,遇上了社科院干事创业的最佳时期。
我是2008年进入社科院工作,先后在哲学所、社会学所、经济所工作,横跨了社会科学研究的三大板块。回望我的青春历程,深刻地体会到年轻人的成长,需要梦想与情怀、需要奋斗与磨砺、需要求真求新与海纳百川。
青年,用梦想来领航、用情怀来滋养。青春总是以梦为马,逐梦惟笃行。有梦想的青年在奔跑,没有梦想的青年在流浪。在奔跑中,跳出“小我”“小利益”“小圈子”等各种局限,志存高远地设定小坐标,一个坐标一个坐标地实现,青春必会汇成星辰大海、万千丘壑。我是上世纪初中考中师的一代,与自己上清北的梦想严重背离,曾一直想消沉地逃避。但在最消沉想逃学的时候,一位恩师指引我设定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坐标---变劣势为优势、逆境逆袭。在恩师的领航下,我在中师和第一段职业期间,一个接一个地完成了自己的小目标,从中师生逐步拿下专科、本科、硕士、博士,从一名小学老师转身成为一名能与前沿对话的复合型科研工作者。逐梦前行也用格局来提升、用品格来涵养、用情怀来坚守。在奔跑中,你的单位与你的家庭一样,都是您最坚强的后盾。爱你所在的单位是本分也是情怀,是心之所系也是情之所归。我观察了一下,本院大师们,诸如李建平、陈洁莲、周可达等老师们,都是有着深深社科院情结的大咖。
青春,要用奋斗来书写,用磨砺来出彩。奋斗,是人生亮丽的底色,磨砺是人生宝贵的财富。青年人就要在奋斗锤炼本领,磨砺增长才干。具体到科研与工作中来,就是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靠前作战,敢于承担“急难紧重”的任何,把一件件难度大、有挑战性的项目作为你能力提升的利器,把精益求精的打磨作为出产精品的砝码,把平凡岗位作为成就人生的舞台。每一项具有挑战的任务,既像海绵体吸水一样为你吸聚能力活水,又像大树一样向下扎根吸纳成长养分。我的综合科研素养与攻坚克难韧性,就是在欣然承担各类难活、重活、硬活、急活及开创性中锻炼出来的。比如,今天在中国-东盟信息港、东粤港澳大湾区、自贸区、RCEP等等方面的研究影响力,均是当年在应急接受相关“急难紧重”的攻坚任务中磨砺出来的。在此,我要特别跟大家一起辨认的是“奋斗与名利的区别”。时下,流行“躺平”二字,奋斗与功利、躺平与佛性混在一起,奋斗者被攻击为功利者也比比皆是。我认为,如果奋斗纯粹为的是个人名和利,那就是名利者;如果奋斗是为了社科院的新智库改革、为民咨政或为了这个美好的时代,就是一种境界。胡适先生曾寄语青年“不要太佛性,也不要太功利”。
青春,要用求真求新来浇注,用海纳百川来升华。站在树上的鸟儿,从来不担心树枝会断掉,它不是相信树枝,它是相信自己的翅膀。对广大青年来讲,求真求新、海纳百川就是这双“翅膀”。特别是对于社科工作来说,用匠心科研。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要察天下事、顺天下势、谋智库事。特别是决策咨询项目研究,须要我们站在决策者角度要换位思考,变中察机、动态调整。即使是对同一问题的研究,每年都要有新的角度、新的深度、新的变化。当今世界,是一个大变革大创新大突破的时代。惟有创新才能保持与时代同步。特别是,在数字化变革的洪流中,我们智库科研早已从“笔耕纸种”的时代向“数融云联”的新时代进代,用数字化更新科研理念、改变科研思维、创新科研方法、融合时代精华、丰富成果表达形式等已成为必备的职业技能。我每年都会抽出一点间参加逆向学习,学习R语言、数据分析、可视化等技术,广猎各领域数字化前沿知识与成果,虽然菜鸟但能助我不断融入前沿,形成“敏锐创新”的习惯。
我们境遇盛世,奋进正当时。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智库的未来在青年,社科院的兴旺也在青年。广西社科院建设西部一流智库、区域性国际智库,需要在座的每一位小伙伴青年踔厉奋发、不负韶华。
最后,衷心祝愿所有青年朋友学业有成、家庭幸福、前程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