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3-04-27 17:22:25 来源:《当代广西》2023年第8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开展这次主题教育,根本任务是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是以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支撑的思想理论体系,贯穿着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堪当民族伟大复兴大任,迫切需要学懂、弄通、悟透其中的思想精髓,在学思想、见行动中不断提升各项本领能力。
提升紧跟中央决策部署的政治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次主题教育要在推动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上下功夫,使党员、干部“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把党锻造成一块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坚硬钢铁”。思想理论的坚定是政治坚定的首要前提,与党中央在政治上保持高度一致,首要的是在思想理论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党员、干部只有熟练掌握党的思想理论,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才能及时、快速、准确领会党中央重大战略决策的精神和意图,进而坚决贯彻落实,确保各项重大战略顺利实施,加速推进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加速推进,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也在加速创新发展,党中央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世界动荡变革期出现的各种不确定性、各种重大风险挑战所作出的各项重大战略决策果敢、坚定、快速,处在这样的时代,不能娴熟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就无法与时代同行,无法准确领悟党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精神和意图,无法与党中央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保持步调一致。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练就紧跟中央决策部署的政治能力,创造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就不能不在思想理论上冶炼自己,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汲取奋发进取的智慧和力量。
提升践行党的创新理论的领悟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学到手,自觉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各项工作”。知明而行笃,能否达到“四个认同”是衡量每个党员、干部对党的创新理论的领悟能力合格不合格的根本标准。党的创新理论不仅仅是思想、观念、理念,更是可以转化为发展硬实力的强大软实力,这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中得到了雄辩证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给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战略、策略提供了科学化、体系化、整体性的全面指导,不仅确保了各项方略的科学正确可行,而且从根本上避免了在重大战略决策上犯错误,顺利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成功开启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为党的创新理论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展现出对时代发展的强大牵引力,这一创新理论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其精神力量的实质化也格外耀眼。不能真正领悟这一创新理论的重要价值,就很难坚定理想信念,更不可能在实践上坚决贯彻、运用和执行。只有全面学习和领会这一创新理论的科学体系、精髓要义、实践要求,做到整体把握、融会贯通,深刻领悟和熟练掌握这一创新理论蕴含的领导方法、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并用以改造客观世界、推动事业发展,用以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才能在奋进新征程上创造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提升结合实际开展工作的执行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学思想、见行动”。一个地方要想走在实践的前沿、赢得比其他地方更好更快更高质量的发展,就不能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从改革开放过程看,凡是在实践中走在全国前列的地方,毫无例外都是对邓小平理论领悟得快、领悟得好并运用得快、运用得好的地方;从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情况看,凡是在后发追赶中走得比较快的地方,都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领悟得快、领悟得好并运用得快、运用得好的地方。这种运用,没有现成的模板,只有实事求是、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只要认定是对党和国家、民族、人民有利的事情,就大胆闯、大胆干,不怕失败、不怕犯错误、不怕做得多错得多,在实践中及时总结经验,错了就及时改,改了再更好地往前走。全国一盘棋、中央是统领,这是大局观,但并不等于所有的战略实施都要求地方一刀切、一个模式。党中央历来要求各地将中央的精神结合地方实际、实事求是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地方的优势和特色。谋划什么、发展什么,在大的方向上要符合党中央的意图,在价值取向上要符合党和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在具体执行上则要因地制宜。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推动“以学促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就必须“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学到手”,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各项工作。惟其如此,才能在变幻莫测的时代浪潮中积极识变应变求变,在对世情、国情、党情以及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的具体情况全面深入了解基础上,进行科学谋划、科学运筹,从整体上、全局上系统地谋划好发展战略、工作方案,不断提升结合地方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的实践能力。
提升凝聚民力守住民心的服务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践行宗旨为民造福,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自觉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大特色是人民性,坚持人民至上是这一思想的根本宗旨。“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发展是第一要务,但发展的前提是民力民心的凝聚,没有人民的合力,一切发展构想都是空想。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如何,直接与这个地方党员干部队伍凝聚民力、守住民心的能力密切相关。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教育人民,并且用这一思想指导下所取得的实践成果普惠人民,是新时代新征程上守住民心的最大秘诀。党员干部队伍要不断提升服务人民、凝聚民力、守住民心的能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就要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改造主观世界,以时时放不下的责任感、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为党和人民履好职、尽好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次主题教育对于“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对守民心时刻保持清醒:没有任何一个政党能够无条件地让广大人民跟着自己走,而是必须首先解决人民的利益诉求、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这就要求我们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上,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只要守住了民心,也就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守住了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就能形成上下一心、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良好局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就有了更坚实的基础。
(作者系广西社科院马工程基地办公室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