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广西社会科学院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学术动态 > 科研成果 > 学人观点 >

学人观点

【观点】曾家华:牢牢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

日期: 2024-03-04 18:47:47    来源:《当代广西》2024年第4-5期

文化乃国家、民族之根和魂。当今中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设起来的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国情相结合、吸纳了人类优秀文化精华的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宗旨、理念。文化兴盛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条件,奋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必须牢牢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全过程各方面,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这也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命题。

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了全面小康、走向全面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人民,不仅有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物质生活诉求,而且有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精神生活需求。文化建设必须顺应人民需求的变化,取得人民的认同。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基础。以文化引领民心、凝聚民力,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激荡起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当前,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实现了空前团结,人民的文化创造力空前激发。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共产党就能够从理念上和行动上彻底坚持文化建设为了人民,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创造精神财富。

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中国共产党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长期艰辛的探索,经受了挫折、走了弯路、付出了代价,最终找到了适合自身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作为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习近平文化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并在担当和完成新的文化使命中,不断彰显其真理力量。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仍然任重道远,在前进的道路上还会有许多暗礁险滩、风险挑战,需要科学的、先进的文化引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引领新时代、担负新使命、推动新实践,这是无比艰巨的重任,更是伟大的使命。在中国,能肩负起如此重任和使命的非中国共产党莫属。

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符合中华文化繁荣发展的规律。文化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兼容并蓄、海纳百川。在中华文化悠久的发展史上,有着广泛吸收借鉴外来先进文化、注重文化交流交融交汇的传统。文化交流交融交汇需要掌握文化领导权的执政者有着宽广的胸怀,自觉学习、吸收、融汇各种外来优秀文化,不断丰富和创新发展本国的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开放襟怀是构成党的先进性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人有着开放自信的文化胸襟,坚定对自身的文化自信而不自大,自觉传承弘扬中华文化中的优秀养分,广泛学习借鉴别国的优秀文化精华,坚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在包容“不同”中寻求“共同”,在尊重“差异”中谋求“大同”,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从而把中华文化发展不断推向新境界。

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符合世界文明发展的大势。中国共产党主张各国文化要互相尊重,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文化霸权。文化霸权是经济、政治、军事、金融、科技等一系列霸权的支撑,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与之作坚决的、不妥协的斗争,并成功突破西方霸权文化的重围,在以先进文化引领自身成功发展的同时,挑起为世界谋大同的重担,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积极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提出全球文明倡议,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路径,并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四卷本奉献给那些希望学习中国方案、中国智慧的国家,创造了世界各国文化平等发展、交流的典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在党的领导下,中华文化彰显了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和民心相通的自信和担当,必将与世界各国文化一道,共同开辟人类文明更加美好的明天。

(作者系广西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基地副主任、办公室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