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03-04 18:48:51 来源:《当代广西》2024年第4-5期
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视察时指出,要把蔗糖特色优势产业做强做大,为保障国家糖业安全、促进蔗农增收致富发挥更大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指出,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广西是我国最大的蔗糖生产基地,蔗糖产业是广西非常重要的特色优势产业,全区食糖产量连续19个榨季约占全国三分之二,为保障我国糖业安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广西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重要讲话精神,做强做大蔗糖特色优势产业,牢牢攥好国家“糖罐子”。
提升糖料蔗种植经济效益,切实增加广大蔗农经济收入。近年来,由于糖料蔗平均亩产较低、种植成本较高以及主要采用小农户生产模式,糖料蔗种植收益较差,农民种植糖料蔗积极性不高。做强做大广西蔗糖产业,必须增加蔗农收入,提升农民种蔗热情。要加强广西糖料蔗生产保护区高标准蔗田建设,鼓励蔗农在蔗田套种薯类豆类等经济作物,利用糖料蔗绿叶发展肉牛肉羊等养殖产业,发展糖料蔗种植综合循环经济,提升糖料蔗种植经济效益,拓宽广大蔗农增收致富渠道。目前,广西糖料蔗种植全程机械化率较低,特别是糖料蔗机收率只有百分之三十左右,造成全区糖料蔗种植成本居高不下。要积极提高糖料蔗种植全程机械化率,切实降低糖料蔗种植成本。同时,要积极推广糖料蔗粉垄种植技术,把“犁头”变“钻头”,一次性完成深耕、粉碎、成垄等蔗田作业,突破传统浅耕浅作农业生产方式,大幅提高糖料蔗亩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做强做大乡村特色产业的主要力量,是新时代先进农业生产力的重要代表,要大力扶持返乡创业青年、毕业回乡创业大学生、当地经济能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推进适度规模种植糖料蔗。
增强企业产品研发能力,推进制糖企业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到来宾调研蔗糖产业时强调,我国糖业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要按照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要求,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不断提质、降本、增效,推动高质量发展。目前,广西制糖企业产品主要是食糖、纸张、酒精、酵母等低附加值产品,主要为食品、饮料、医药、化工等产业提供基础原料,缺乏直接面向终端消费市场的精深加工产品,导致全区制糖行业经济效益较差。广西制糖企业要不断学习新技术、采用新工艺,积极推进糖料蔗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对糖料蔗“吃干榨尽”,形成“甜蜜产业链”。要增强制糖企业市场竞争意识,提升企业产品开发能力,研发各种面向市场终端的高附加值产品,特别是要结合广西拥有连片大面积富硒土壤的独特条件,打造系列健康养生新产品,拓宽企业利润来源渠道,切实提高制糖企业经济效益。按照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原则,持续推动广西制糖企业战略重组,组建大型龙头制糖企业,积极淘汰落后产能,做强做大广西制糖企业集团。
强化创新求变理念,不断深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改革开放以来,广西一直实行蔗区管理,把糖料蔗种植县(市、区)划分为若干蔗区,农民种植糖料蔗只能通过签订合同卖给蔗区内制糖企业,限制糖料蔗外流卖给其他蔗区制糖企业。这种管理机制有利也有弊,有利于保障蔗区内制糖企业的糖料蔗来源,但不利于激发制糖企业的市场竞争意识、提升农民的种蔗利益。如今,“画地为牢”的管理弊端日益凸显,应深化蔗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推动糖料蔗在全区自由流通。要改革蔗糖产业条块分割管理体制,坚持蔗糖“全产业链”发展理念,着力构建特色鲜明、链条完整、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推进广西蔗糖全产业链发展,打造新时代广西蔗糖产业高质量发展3.0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视察时指出,要把科技创新摆到更加突出位置,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征程上,新一轮科技革命将极大地推动生产力变革,广西蔗糖产业未来发展将更加依赖于科技创新。做强做大广西蔗糖产业,必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积极引导蔗糖产业“藏糖于技”,优化整合广西蔗糖科技创新力量,全力攻克糖料蔗精深加工关键技术,进一步推动广西由糖业大省向糖业强省迈进。
促进中越蔗糖产业合作发展,推动构建中越命运共同体。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并提出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这为推动中越蔗糖产业合作提供了难得机遇。越南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湿润,非常适宜种植糖料蔗。广西与越南高平、广宁、谅山、河江边境4省文化相通、习俗相近,两国边民友好往来,传统友谊源远流长。积极推动中越蔗糖产业合作发展,不但可以为广西制糖企业提供充足的糖料蔗原料,还可以切实增加越南蔗农经济收入,实现双赢互利,进一步密切中越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应积极通过官方与民间等多种渠道,推动中越蔗糖产业合作发展,探索在越南边境4省建立“广西糖料蔗飞地”,国家海关、检验检疫等相关部门开通绿色通道,共同推进构建中越命运共同体走实走深。
(本文系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广西蔗糖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成果,作者单位为广西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