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广西社会科学院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学术动态 > 科研成果 > 学人观点 >

学人观点

【推介】广西社科院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共建共享边疆稳定平安家园

日期: 2024-05-20 09:34:48    来源:广西日报 2024-05-14

广西社科院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有效应对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挑战,才能为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社会长治久安提供重要的思想保证。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视察时强调,“广西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自治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作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根本方向,巩固发展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良好局面”,为广西加快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提供了根本遵循。建设边疆稳定平安家园在广西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五个家园”行动中居于基础性地位。深入把握建设边疆稳定平安家园的意义、内涵和要求,对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有效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边疆安宁,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坚定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民族事务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要坚持以宪法为根本,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用法治精神引领、用法治思维谋划、用法治方式实施和推进民族领域各项工作。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在确保国家法治统一和政令畅通的基础上,依法保障民族自治地方行使自治权和各族群众平等享有权利、平等履行义务。全面检视民族法治建设方面的短板弱项,把是否有利于强化中华民族的共同性、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首要考虑,有序推进涉民族事务相关政策法规的立、改、废、释等工作,建立健全各族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机制,把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维护民族团结的各项要求融入法治体系之中,逐步构建起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策法规体系。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治理社会各项事务,推动严格执法,大力提升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水平,善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规范和调整民族关系,依法妥善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案(事)件,切实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各民族一律平等。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各族群众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让“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成为各族群众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强化群众参与理念,把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贯穿社会治理工作始终,健全群众参与的体制机制,完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和乡村治理协同推进机制,推动民族事务治理与市域社会治理、基层社会治理相衔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不断开创社会治理新局面。

坚决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今日之广西,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大力支持、干部信心倍增、社会发展积极向上,开放发展的重大机遇前所未有,激动人心的宏大场景前所未有。但是,我们也要深刻认识到,在前进的道路上广西仍面临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必须统筹谋划和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突出抓好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着力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等工作,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增强忧患意识,强化底线思维,建立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科技手段,加快“数字平安广西”建设,深化“雪亮工程”建设应用,提升风险防控能力,既防范“灰犀牛”,又高度警惕“黑天鹅”。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和“浦江经验”,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广西。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快速响应能力建设,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确保对突发公共事件快速反应、有效处置。加强互联网管理,重点加强对互联网涉民族类话题和舆情的引导,推动互联网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完善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合力强边固防机制,坚决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加快智慧边海防建设,提升管边控边能力,坚决守住守好祖国“南大门”。

坚持把发展作为维护边疆稳定平安局面的要务。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也不能少。边疆民族地区既要担负好守边固土、开放发展的特殊使命,又要承担起作为水系源头区、生态屏障区的重大责任,在党和国家战略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西“努力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更大作为”,就是要求广西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努力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作出表率。要深入实施沿边开发开放、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乡村振兴战略、对口支援等,推动边疆民族地区深度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不断增强边疆民族地区发展能力,夯实边疆稳定平安家园的物质基础。以向海经济为纽带,扎实推动沿海、沿江、沿边协同发展,不断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增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依托沿边临港产业园区等平台载体,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民营企业进边疆”行动,创新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载体和平台,广泛动员各类经营主体积极参与边疆建设。大力推进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商品落地加工,发展壮大沿边特色农业,打造边关旅游品牌。增强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沿边口岸经济区等开放平台的效能,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增进中越边民互动交流,优化营商环境。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补齐民生领域短板,着力解决好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托幼等民生问题,进一步提升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改善边疆民族地区人居环境,让各族群众互嵌融居,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边疆稳定平安是国家强盛的前提,没有边疆的安宁,就没有国家安定团结的发展环境。我们要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和生命线,自觉把广西的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放到党和国家事业大局中来思考谋划,团结带领各族群众共建共享边疆稳定平安家园,筑牢祖国南疆铜墙铁壁,在维护国家安全上作出更大贡献,不断开创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