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05-20 09:33:52 来源:《当代广西》2024年第10期
核心阅读: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基础性问题研究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广西必须将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持续推进。各领域研究者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贯穿学术研究全过程各方面,努力把广西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历史讲明白,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历史讲透彻,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演进逻辑讲清楚,为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凝聚共识。
最近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在广西调研时强调,广西要加强对考古实物、文化遗存、史料史实的挖掘利用,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基础性问题研究,从中华民族共同体高度把握历史叙述权和话语权。这需要正确回答“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历史之问和时代之问,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是事关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下坚决维护国家形象、精准展现中华文明的重大使命。
翻阅历史不难发现,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始终秉持“六合同风、九州共贯、天下大同”的理念,各民族是一个“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命运共同体。而我们只有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深入挖掘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底蕴,才能科学把握中华民族创造的辉煌成就、经历的沧桑苦难、胸怀的远大理想,才能精准勾画中华民族以炎黄华夏为凝聚核心、“五方之民”共天下的交融格局,才能充分认识“秦汉雄风、大唐气象、康乾盛世都是各民族共同铸就的历史”,从而科学把握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逻辑,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当前国际环境错综复杂,西方媒体以歪曲抹黑中国形象为目的的不实报道时有发生。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基础性问题研究,是坚决维护国家形象,精准展现中华文明,让世界各国人民了解中国历史文化进而了解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的重要前提。
广西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悠久。长期以来,各民族同顶一片天、同耕一垌田、同饮一江水、同建一家园,在区域治理、民族团结、经济合作、文化交流等方面给人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经验和可资借鉴的智慧。一直以来,广西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自治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扎实推进历史梳理、史料汇编和研究阐释工作,出版考古成果、古籍文献、民间传说等文化遗产书籍。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基础性问题研究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广西必须将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持续推进。各领域研究者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贯穿学术研究全过程各方面,努力把广西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历史讲明白,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历史讲透彻,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演进逻辑讲清楚,为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凝聚共识。
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广西在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基础性问题研究过程中,应切实履行好组织协调、实地调查、理论研究、学术交流、对外宣传等职责,大力加强学科建设和研究队伍建设。要立足区位优势和文化优势,用有分量、有价值、有特色的高质量研究成果回击对中华民族历史的各种歪曲污蔑。通过传播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掷地有声的观点与声音,告诉世界各国人民: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史中,中华民族辽阔的疆域由各民族共同开拓,悠久的历史由各民族共同书写,灿烂的文化由各民族共同创造,伟大的精神由各民族共同培育,大家都有着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珍视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这笔重要财富,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各民族在社会生活中紧密联系的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书写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崭新篇章;等等。从中华民族共同体高度牢牢把握历史叙述权和话语权,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贡献广西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