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2-02-21 18:03:23 来源:
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推动绿色发展上迈出新步伐。广西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区、水系源头区,承担着维护珠江水系乃至粤港澳地区生态安全的重要职责,同时广西又是边疆民族地区、后发展欠发达地区,协调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后发追赶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快建设美丽广西和生态文明强区,走出具有广西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
牢记嘱托 树牢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理念
2017 年 4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特别强调,“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2021 年 4 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广西时提出“四个新”的总要求,希望广西在推动绿色发展上迈出新步伐。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率先探索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绿色发展的殷切期盼。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全区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彻底改变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追求粗放式发展的观念,真正树立对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的敬畏之心,切实提高从人类发展、国家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和理解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严守生态环境安全底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动摇,率先探索出一条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绿色发展之路。这既是为广西发展奠定坚实的生态环境基础和夯实“绿色家底”,也是为推动生态优势转换为经济发展优势提供有效路径,让优美的生态环境成为壮大广西经济的增长点,是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的必然要求。
落实“双碳” 国家战略筑牢南方生态安全屏障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世界共同面临的 严峻现实问题,事关人类的存续发展,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置身事外。自进入工业化社会以来的 200 多年间,全球气温已升高 1.2℃,导致全球范围内的极端气候和生态危害频繁出现,已成为人类共同面临的最严峻挑战。按照《巴黎协定》提出的到本世纪中叶实现全球 1.5℃的温控目标,未来二三十年推动实现全球绿色转型发展迫在眉睫。我国提出实现 2030 碳达峰、2060 碳中和目标,加快推动“双碳”目标下的经济 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积极承担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责任,充分彰显了负责任的大国担当。广西积极落实国家“双碳”战略部署,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构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等。要充分发挥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效应,坚决扛起筑牢南方生态安全屏障的政治责任。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十四五”时期,广西应聚焦短板弱项,创新多元共治,高水平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夯实绿色发展基底。提高生态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建立科学、共享、高效的环境数据应用和管理体系,推动污染防治在关键领域、关键指标上实现新突破。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服务城乡绿色发展。科学推进国土绿化,加强城镇和乡村各类空间同步优化,积极发展绿色交通、绿色建材、绿色建筑以及互联网基础设施,着力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加强对污染的集中管控。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进绿色水电建设,积极有序开发风电,持续优化光伏发电发展模式,积极稳妥发展先进核电技术,推动生物质能源开发,完善天然气管网体系,同时加强其他新能源调查研究,为规模开发利用做好准备。同时,坚决承担起保护好广西的山山水水的历史责任,让良好生态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推 进宜居康寿的壮美广西建设。
推动全面绿色转型 走好绿色崛起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率先探索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绿色发展之路,是新时代广西发展的历史使命。迈入全面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新征程,绝不能再走粗放增长的老路,必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积极探索“两山”转化的路径和通道,推动绿色崛起、全面转型。
目前,广西经济发展仍以高耗能传统产业为主,全区传统资源型产业占比 78%,六大高耗能行业产值占比 45.8%。一二三产业粗放式发展,且传统动能带动不足。工业门类少,产业聚集度不高。新兴产业规模偏小、发展滞后,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不高,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仅占工业增加值的 6.7%。制造企业绿色转型动力不足,经济发展高度依赖“双高”产业,新旧动能转换不畅。推进全面绿色转型升级的任务艰巨。
“十四五”时期,要创新绿色发展技术,提升绿色发展能力。构建绿色技术创新政策制度体系,大力支持重大绿色技术创新,优化绿色技术创新资源配置,营造促进绿色产品研发的良好氛围。要分类推进传统制造业实现绿色改造升级,引导有效产能向绿色发展优势企业聚集。重视培育绿色新兴产业,加大对循环经济制造业、节能环保产业、绿色制造咨询与服务等绿色新兴产业的培育力度,积极引导企业从低碳、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等方面实施专项规划,有计划地实施绿色化改造,积极创建具备绿色低碳化特点的绿色工厂和绿色供应链。
要推进文化旅游强区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更加重视文化资源与山水资源相结合,更加重视核心景区的提质升级和龙头带动作用,更加重视打造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高品质旅游商品,建设富有文化底蕴、高品质的国家级、世界级旅游区,打造“长寿广西”品牌国际健康旅游目的地。
要着力推动农业绿色发展,谋划生态乡村建设。出台并完善符合实际的农业绿色发展规划,聚焦绿色发展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改善农业生态系统,增加绿色产品供给,增强减排固碳能力,总体谋划生态乡村建设。
【作者单位】覃娟,广西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广西社会科学院“两山”理论与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来源】《当代广西》2021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