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2-12-06 16:56:09 来源:《当代广西》2022年第23期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顺应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提出“五个更大”重要要求,而促进共同富裕正是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的应有之义。迈向新征程,我们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把建设共同富裕幸福家园作为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四个家园”的重要内容,探索有效举措和优化路径,打造一批具有壮乡特色、真实可感的标志性成果,让壮乡人民生活更具品质更有品位,在边疆民族地区率先推动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
一、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各民族共同富裕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共同富裕要靠勤劳智慧来创造。迈向实现共同富裕的新征程,广西各族人民是参与者、建设者、共享者,唯有凝心聚力才能创造美好生活。因此,必须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增强各民族共同富裕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要在把握共同富裕科学内涵中深悟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共同富裕是一个总体概念,是惠及全体人民、全部区域、各族群众的共同富裕,是“富口袋”也“富脑袋”、“做大蛋糕”且“分好蛋糕”的共同富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顺应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带领各族人民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共同奋斗推动共同富裕。
要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凝聚各民族共同奋进的思想共识。中华民族是个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引领下,共同富裕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成相辅相成、同频共振的逻辑理路,前者是后者的物质基础和前提,后者是前者的精神力量和支撑。要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夯实支持和追求共同富裕的民意基础,促进各民族紧跟时代步伐,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要在共享发展成果中坚定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胜信心。党的十八大以来,正是有党中央把握发展阶段新变化,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让各族人民共享各方面发展成果,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我们才能离共同富裕目标越来越近。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等多项举措,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所需所急所盼,让各族人民共享更高品质的改革发展成果,更加坚定跟党走的信念和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信心。
二、聚焦重点领域,找准各民族共同富裕的切入点、发力点和支撑点
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广西要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围绕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着力在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上下功夫,促进各民族共同富裕,向历史和人民交出新的优异答卷。
聚焦补短板,推动优质均衡发展。积极顺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加快补齐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短板。完善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支持帮助自治县、民族乡和边境县立足资源禀赋、发展条件、比较优势等实际,补短板,增后劲,促发展。深入实施“四建一通”工程,加强乡村道路“三项工程”建设,倾斜支持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自治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参照相关政策给予支持县等,持续改善发展环境,有效破解欠发达地区发展瓶颈。
聚焦强弱项,促进全面协调发展。重点关注区域、城乡、行业之间的差距问题,坚定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战略,增强区域发展平衡性协调性。深化城乡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城乡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确立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积极打破行业壁垒和行业垄断,促进行业公平竞争,缩小行业收入差距。实施更为积极的产业发展引导政策、扶持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生产政策,促进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为民族地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提供有力支撑。
聚焦固底板,保障安全稳定发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维护粮食安全,保障生态安全,维护国防安全。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协同促进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加强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创造生态宜居的生产生活条件。大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高水平建设法治广西、平安广西。
聚焦扬优势,赋能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广西宜居康寿的生态优势、开放发展的区位优势、多重叠加的政策优势,在更大范围和更多领域抢抓发展机遇、厚植发展优势、破解发展难题、提升发展质量。坚持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深入践行“两山”理念,畅通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双向转化通道,让绿色成为广西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三、坚持高质量发展,增强各民族共同富裕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奋斗进程中,要充分估计其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以等不得的紧迫感尽力而为、全力以赴,以急不得的责任感量力而行、久久为功,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坚持高质量发展和新发展理念高度统一。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是内在统一的,高质量发展就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要结合广西发展实际,把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视为增强发展动能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将创新作为根本动力、协调作为基本要求、绿色作为普遍形态、开放作为必由之路、共享作为价值旨归,建立健全高质量发展动力机制,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为促进共同富裕提供更坚实的基础。
坚持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互促互进。始终把增进人民福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考虑需要和可能,多领域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依靠高质量发展“做大蛋糕”;完善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依靠制度性安排“分好蛋糕”。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更大力度发展产业、稳定就业、改善民生,同时准确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文化的新期待,创造更多高质量的精神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并行不悖。锚定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新期盼新要求,全面做好就业、收入分配、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扶幼等各方面工作,实现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创造高品质生活有机结合、相得益彰,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奋力推进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共同富裕幸福家园建设。
(作者单位:广西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