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广西社会科学院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学术动态 > 科研成果 > 学人观点 >

学人观点

【观点】曹玉娟:启动数字经济“新引擎”

日期: 2023-05-22 09:03:04    来源:《当代广西》2023年第10期

数字经济浪潮已势不可挡,并正在主导和重塑全球经济增长新赛道。在《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发展数字经济  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一文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全力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加快建设数字广西,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数字化转型,全区数字经济发展驶入了“快车道”。但广西数字经济整体规模偏小、数字技术创新能力较弱、数字核心产业比例不高、企业数字化转型较慢、数字人才短缺等问题依然存在,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我们必须持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数字中国”战略实施的相关部署,加快走出具有广西特色的数字经济发展之路。 

聚焦“新基座”,加快数字基础设施迭代。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产业化的根基,也是产业数字化的底盘,是数字经济加速发展的最基本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全面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各省(区、市)配套出台了系列政策,以大数据中心、5G、光纤宽带、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新基建全面铺开,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5G网络基础设施。当前,国家安全已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深度捆绑,推动数字基础设施迭代发展愈发重要。广西承载着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重任,更需优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加快5G组网、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平台、行业公共服务云平台建设,亟须策划和推进一批智慧园区、智慧通道、城市大脑等标志性工程,加快构建中国—东盟智能算力大走廊,既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又打造集国家战略与地方发展于一体的“数字丝绸之路”旗舰工程,形成以广西为支点的跨境高速联通数字枢纽。

聚焦“制高点”,大力打造数字产业集群。数字技术是数字产业发展的“牛鼻子”,数字产业是数字经济的核心板块,二者构成了数字经济发展的“制高点”。而且,数字产业兼具高突进、强颠覆、深渗透、大跨界、广覆盖的基础通用特征,已成为推动产业结构现代化、产业基础高级化的有效引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数字产业发展要“构建自主可控生态”“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加快建立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全力壮大“芯空屏端网” 等数字技术核心产业集群,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与数字技术应用新模式新业态,千亿元数字产业集群加速形成,全区数字经济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进入数字经济新时代,我们必须立足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重大技术突破与重大发展需求,实施关键技术、关键软件攻坚战,提升数字技术、关键软件基础研发和供给能力,增强产业链竞争力;聚焦网络通信、新型显示、智能终端等重点领域,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引培计划与专精特新企业倍增行动,培育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生态,推动南宁、桂林、北海、钦州等市数字产业集群化发展,打造具有强大区域竞争力和产业链控制力的产业集群。

聚焦“大融合”,加速推进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不仅是新经济的增长点,也是传统产业改造、迭代、升级的倍增器。众所周知,数字技术与智能数据通过跨界融合,能有效重构传统产业生产方式、流程管理、组织模式、产业形态、雇佣关系等,推动产业转型与产业链延伸,增强经济发展动能、畅通经济循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近年来,广西以“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工业互联网创新”“5G+”为抓手,立标杆、强企业,建成一批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形成了“5G+钢铁”“5G+铝业”“5G+港口”等一批特色产业应用。随着人工智能的大量应用,数智赋能展现出全产业链降本增效的革新能力,全区各地应强化“数实融合”的主动性、积极性,优化智能化改造、网络化协同的政策引导。应积极实施“万企智改”计划,设立企业数字化改造专项,采取以奖代补、贴息贷款、技改补贴、股权投资等方式,引导企业加速设备设施、工序工艺、要素管理的数字化进程。同时,围绕全产业链数字化,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和智能制造单项冠军。

聚焦“新合作”,构筑共治共享数字经济发展新生态。监管与治理是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也是开展数字经济国际合作与多边治理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监管与治理贯穿创新、生产、经营、投资全过程”“积极参与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开展双多边数字治理合作”。广西可以中国—东盟信息港为基础,建立健全行业自律机制,加快形成社会、媒体、公众监督合力,积极参与中国—东盟数字领域规则和标准制定,主动在新规则制定中发出“广西声音”;落实RCEP标准、技术法规和合格评定程序要求,开展中国—东盟标准信息查询、标准技术指标分析等专业数据智能化应用服务,提升数字企业标准化能力,大力提高数字产品和服务质量;推动建立跨国征信数据库,共塑开放包容的数字经济国际合作信用环境,营造面向东盟的共治共享数字经济合作生态圈。

(作者系广西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